当前位置:首页      交通动态
为坚决遏制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,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、保障公路的安全与畅通,破解县界治超执法盲区难题,近日,行唐县、灵寿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联合当地交警部门,以科技为支撑、以协同为核心,创新采用“非现场执法+现场执法”模式,开展治超专项行动,成功查处一批在县界躲避检查的超限超载车辆,为道路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。​
非现场指挥中心执法人员指挥调度
依托科技手段,构建智能防控网络。行动前,执法人员借助非现场执法平台,对通行车辆进行综合分析研判,精准识别并筛选出跨县区域行驶、涉嫌超限超载的“重点车辆”。结合现场执法发现部分超限超载车辆,采取停在县界一带,行唐查处时退向灵寿,灵寿查处时退往行唐的手段,逃避查处。为此,两县率先打破数据壁垒,实现信息实时共享——包括车辆信息、行驶轨迹、预估通行时段等,由非现场指挥中心统一调度,为联合执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。
查扣车辆在治超站接受称重检测
强化区域协同,提升跨域执法效能。本次行动打破了以往“县域分治、单打独斗”的传统模式,初步建立起“信息共享、联合布控、协同查处”的跨区域治超机制。9月9日下午,行唐县非现场执法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研判发现疑似超限超载车辆,随后调度指挥现场治超执法人员进行查扣,但是部分车辆察觉检查后立即退回灵寿界内,试图逃避检查。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将车辆信息、行驶方向等信息,实时共享至灵寿县执法单位。两县执法人员迅速制定联合布控方案,采取相向而行、逐步收拢的方式开展流动稽查,最终成功将7台违法车辆控制在交界区域,并引导至治超站进行检测。经查,所有车辆均存在超限超载行为,其中包括1台“百吨王”严重超载货车。
建立长效机制,巩固道路安全成果。此次行动不仅严厉打击了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逃避查扣行为,更探索出跨区域协同执法经验。据统计,此次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交通与交警执法人员27人次、执法车辆8台,查扣超限超载车辆7台。目前,相关案件正在依法依规处理中。
下一步,两县将继续深化科技应用,拓展智能监测设备覆盖范围,持续推动联合执法常态化、机制化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和道路运输市场秩序。​